盼星星盼月亮,终于等到新房交房的日子!不少人一接到通知,就揣着激动的心想赶紧签字拿钥匙,生怕晚一步 “出岔子”。但我必须泼个冷水:交房时越急,越容易吃大亏!
之前就有粉丝吐槽,没要文件就签字收房,后来墙面漏水、暖气故障,找开发商维权时,对方一句 “没签保修文件” 就把人怼回来 —— 花几百万买的房,愣是成了 “没人管的烫手山芋”。
今天就把交房必看的 “保命清单” 扒得明明白白,尤其是这 4 样东西,没拿到手之前,打死都别签字!赶紧收藏,交房时照着查,保准不吃亏!
一、先要文件再签字!这 4 样是房子的 “身份证”,缺一不可
开发商总爱说 “先签字,文件后面补”“大家都这么签,没问题”,千万别信!这 4 份文件,是房子 “合格合法” 的证明,少一份都可能让你后续维权无门!
1. 必拿:《住房质量保证书》
这是房子的 “保修合同”!里面会写清房屋主体结构、防水、墙面、管道等部位的保修期限(比如防水通常保 5 年,墙面、地面保 2 年)。
没有这份文件,日后房子漏水、墙面开裂,开发商能直接耍赖不负责! 一定要要到盖了开发商公章的原件,别收复印件,还要核对保修范围,避免 “口头承诺” 变空话。
2. 必拿:《住房使用说明书》
很多人住了几年,都不知道家里承重墙在哪、暖气怎么维护 —— 这份说明书就是 “房屋使用指南”!
里面会标清房屋结构布局、管线走向、设备使用方法,还有禁止拆改的部位(比如承重墙绝对不能动,拆了会影响安全)。拿到后仔细看,别因不当装修毁了房子,还可能被罚款!
3. 必拿:《建筑工程竣工备案表》
这是房子 “合法出生” 的关键!只有经过政府住建部门验收合格,拿到这份备案表,房子才算具备交付资格。
如果开发商拿不出这份表,哪怕房子装得再漂亮,也是 “违规交房”! 你不仅有权拒绝收房,还能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(比如赔违约金)。一定要看清楚备案表上的验收日期和政府公章,确保是最新有效版本。
4. 必拿:书面报告清单(含各项验收报告)
这份清单藏着房子的 “隐藏风险”!通常包括消防验收报告、规划验收报告、电梯安全验收报告、水质检测报告等。
比如电梯没通过验收就用,可能会出故障;消防不合格,万一着火后果不堪设想。每一份报告都要核对,确认没有缺项、漏项,才能放心收房,别让开发商用 “正在办理” 糊弄你。
划重点: 以上 4 份文件,少 1 份都别签字!如果开发商拖延不给,直接书面要求限期提供,逾期未给的,马上向当地住建部门投诉,别心软!
二、别偷懒!亲自量面积,误差超 3% 能退房,少了能退钱
除了要文件,还有件事必须亲自做 ——测量房屋实际面积!开发商宣传的 “建筑面积”,和你实际能用到的 “套内面积”,很可能有误差,而这直接关系到你的钱包!
根据《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》规定:
如果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的误差>3%,你有权直接要求退房,开发商必须全额退还你已付的房款,还要赔利息;
如果误差<3%(哪怕只少 0.5㎡),开发商必须按合同单价,把差额房款退给你(比如合同 100㎡,实际 98㎡,误差 2%,就该退 2㎡的钱,少一分都不行)。
别让开发商 “代量”! 自己带个卷尺,重点测套内面积(卧室、客厅、厨房等能实际使用的空间),记录好数据,和购房合同上的 “套内面积” 对比。如果误差超标,直接拿着数据找开发商维权,千万别嫌麻烦!
三、警惕!开发商的这些 “小动作”,都是在坑你
1、用 “先签字领礼品” 诱惑你:送米送油、送小家电?别被小利勾走!签字后就默认你认可房屋质量,后续出问题再想维权,难如登天;
2、说 “面积误差正常,不用测”:正常误差≠不用测!哪怕差 0.1㎡,也是你的钱,凭什么不让算?
3、让你签 “自愿放弃部分权益” 的协议:比如 “自愿放弃面积误差索赔权”,这种霸王条款直接拒签,签了等于自己堵死维权路!
交房不是 “结束”,而是 “住新家的开始”。多花 1 小时核对文件、测量面积,能避免未来几年的糟心事。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收房,住进安心又满意的家!
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